今年来,安徽省淮南市不断优化招标采购营商环境,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提升平台软硬件功能为抓手,以打造廉洁高效的交易平台为目标,推动实现中小企业“投标成本更低、中标份额更高、发展动力更强”。今年1-9月份,全市中小微企业中标金额3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5亿元,增幅35.6%,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支撑。
一是惠企政策“零遗漏”。全面跟进落实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红利,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对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按照采购标准规定全额面向中小企业或预留预算总额的40%比例,其中货物和服务项目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70%,工程项目预留比例不低于60%。提高小微企业价格评审优惠幅度,对政府采购项目一律免收投标保证金和采购文件费用,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不收取质量保证金。1-9月份,全市政府采购货物、服务类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约1600万元。
二是平台打造“零接触”。完成“交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三分离,在全面推行项目委托、文件编制、项目开评标、合同见证等环节全流程电子化线上办理的基础上,实现开评标过程“云上监督”。上传电子标书即可完成投标,交易时长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打造全省首个集数字证书、保函申请于一体的移动端应用,投标企业用手机完成“指尖上的交易”。1-9月份,实现不见面项目受理1437项,成交额213.2亿元,招投标电子化率达到100%。应用5G+区块链技术打破地域空间限制,投标人一把“钥匙”就可参与嘉兴、无锡等32个长三角城市的招投标,为投标企业跨平台、跨地区参与交易提供便捷服务。
三是交易准入“零门槛”。取消招标采购项目中企业性质、所在地、注册资本、营业收入、经营规模等限制性、歧视性规定,在投标人资格、评审办法等列出禁止性条款190项。出台招标采购评标评审指导意见,规范业绩、奖项和资质等级设置。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交易文件开展集中专项审查,对发现的24条问题予以处理。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法查处企业60余家,投诉举报数量较以往下降25%。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所有市场竞争主体不受空间地域限制,均可参与招标采购竞争,打造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沃土。
四是金融服务“零障碍”。制定支持中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办法,通过建立“政采贷”线上融资业务的绿色通道为中标企业提供融资快、门槛低、成本低的融资服务,目前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3500万元。择优引入8家实力强、资信好的金融机构,通过“投标人申请+数据交互+银行授信”的方式,实现投标保函全流程电子化办理,1-9月份,共有273个项目5235个投标企业使用电子保函,保函使用率占比69%,减少投标人的资金占用和成本压力11.25亿元。
我要合作(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