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以效能革命为抓手,运用数据赋能,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推进河口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智能化运行,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招、投、开、评、定各环节线上进行,全面实现招投标“无纸化”,招投标交易效率提高,市场主体交易成本降低,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一、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开启云端服务新模式。秉承“让信息多跑路,服务对象少跑腿”的服务理念,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发掌上交易,实现云交易。(一)推行交易审核业务实时办。河口区聚焦交易主体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打造一个无纸化、无电脑、无办公场所的移动端交易平台,工作人员可对项目注册、公告发布、场地预约、文件公示等业务随时随地完成审核,做到“即收即办”,进一步延伸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链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二)不断完善开发移动APP功能,实现扫码签章PDF文件、扫码加密投标文件等功能,并在APP上实现自动签到、抽取系数、解密文件、确认报价、提出异议、多轮报价等开标功能。“不见面交易”“远程异地评标”“电子档案管理”“移动端APP”成功上线运行,无纸化率和全流程电子化率均达到100%。(三)将CA数字证书植入移动APP。投标人可通过手机扫码进行签章与数字认证,真正实现了“交易不见面,投标无障碍”。投标人、供应商使用手机APP后,可使用电子签章代替实体CA,进行手机扫码登录系统制作标书即可,实现交易主体零跑腿、不见面、掌上办。
二、见证资料“一键归档”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全程留痕”的电子交易档案数字化管理新模式。通过开发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行“一标一档”+“一键刻录”的“云归档”模式,在档案采集、档案整理、档案保存、档案利用、系统管理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电子化。电子档案系统点击“一键归档”“一键刻录”即可生成项目压缩包文件及光盘,实现交易档案数字化管理;一个交易项目的档案归档时间由两个工作日缩短到十分钟,与人工整理归集档案相比,档案的电子化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开发大数据分析功能,实现云监管。自动校验投标文件雷同性。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分析不同投标人的电子投标文件上传计算机的网卡MAC地址、CPU序列号和硬盘序列号等硬件信息,对不同投标人的电子投标文件进行雷同性分析,并将检查异常情况汇总展示给评委专家,供专家进行评判。
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立足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以进一步优化交易采购营商环境为切入点,以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重点任务,通过建设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服务平台,全力打造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所有进场项目全部实现了“不见面、网上办”,完成了“六个零”工作目标,即市场主体“零跑腿”、 投标“零成本”、交易过程“零拖延”、交易数据“零丢失”、交易项目“零违法”、人为因素“零干扰”。
我要合作(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